2019年年會論文
編號/篇名
作者
學校/系所
學生論文
全文
A2-2-1
紀錄片共構「真實」的反思— 以新媒體平台的構面來探討
王亞維
國立政治大學
廣電系
否
有
A2-2-2
網路「同溫層」現象初探: 以婚姻平權臉書社群為例
王劭文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A2-2-3
「愛台灣,看國片」:台灣後-新電影時期國族消費的新聞再現
呂俊葳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B1-1-1
假新聞的媒體聚合:以2018年台灣選舉為例
林照真
國立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否
B1-1-2
網路影片塑造的「真」柯文哲面貌: 以內容分析法探討柯文哲官方 YouTube 頻道影片之影像風格
游欣穎 張又驊 汪佳儀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B1-1-3
網路健康謠言滿天飛!假新聞之來源可信度與情緒性内容對不同世代的分享情況
黃鈺婷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B1-3-1
OTT 時代下的閱聽人商品觀點再檢視:以傳播政治經濟學觀點分析 Netflix 追 劇神話與閱聽人勞動
蔡蕙如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否
有
B1-3-2
擺盪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閱聽人:以韓國節目【我耳邊的Candy】之台灣閱聽人為例
楊佳蓉
玄奘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是
有
B1-3-3
「我和我的T媽媽」:自由主義家庭觀的敘事建構
伊強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B1-4-1
台灣當代服裝反抗行動的性/別論述及意識分析: 以Vieso拒絕男客試穿女寬褲事件為例
吳翠松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否
有
B1-4-2
群眾募資能打贏選戰?!—以從眾感知與心理所有權探討政治參與意向
劉芷妤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B1-4-3
中國境內非洲豬瘟疫情威脅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政治信任與風險感知之探討
陳彥陵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
是
有
B1-5-1
數位媒體時代核心課程與選修模組規畫之探討
施伯燁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否
有
B1-5-2
潛意識與媒介技術: 基德勒理論中的離奇媒介
張維元
福建省龍岩學院
傳播與設計學院
否
B1-5-3
「聽」到「看」的跨越— 數位匯流對臺灣廣播電臺之影響
詹婉如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B2-1-1
挽救政治烏賊戰中的劣勢——以認知失諧與信念回聲觀點探討事實查核更正效力
袁千雅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B2-1-2
憐憫與知曉的哲學推演「良醫莫非」影視文本中自閉症患者的憐憫行為
唐允中
國立政治大學
是
有
B2-1-3
你還笑得出來嗎?——政治幽默影片之幽默類型與政治立場一致性對分享意願和焦慮程度之影響
陶睿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B2-2-1
抖音熱潮?以模仿同形探討抖音的集體模仿行為意圖
董曣棋 李宥潔 賴芷媛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有
B2-2-2
踢到鐵板?成功征服?預測短影音媒體在台灣24-30歲使用者之行為意向──以抖音TikTok為例
李宜靜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是
有
B2-2-3
以遊戲說故事:閱聽人的移情認同、集體記憶與愉悅經驗——以《返校》為例
張子慧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C1-1-1
募兵行不行?國軍招募廣告的效能檢驗:調節焦點與社會距離的觀點
傅文成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所)
否
有
C1-1-2
媒體露出與潛在捐款人認同之關連性分析---一個捐款人導向的觀點
陳婷玉 許譽騰
南華大學
傳播學系
否
有
C1-1-3
從被動轉為主動看廣告:在遊戲中的獎勵式廣告–以期望理論為觀點
蘇煒翔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C1-3-1
社群媒體內容網站廣告收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Data mining方法建立預測模型
李思壯 陳意文 黃彥男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技創新技術研究中心
否
有
C1-3-2
抖音有毒! 探討青少年媒體使用與身分認同發展
范慈慧 蔡佳伶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C1-3-3
YouTuber管用嗎?消費者生成廣告中懷疑態度的因果探討
賴怡如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C1-4-1
反思「老人傳播」研究的方法學途徑:兼向心理學的相關經驗借鑑
臧國仁 蔡琰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否
有
C1-4-2
初探樂齡玩家:遊戲機制、社會互動與社會意義
張玉佩 錢宛青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否
C1-4-3
〈閱聽人跨平台詮釋跨媒介角色(transmedia character)與紀實支線(transtexts)歷程初探:以經典童話角色為例〉
賴玉釵
銘傳大學
新聞學系
否
有
C2-1-1
媒體什麼素養?數位什麼能力?數位素養初探
陳炳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否
C2-1-2
看見隱藏學院:臺灣傳播學門雇用網絡與學術對話分析
黃毓超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否
C2-1-3
《人民日報》霧霾新聞框架建構(2011-2017)
李子甜 徐美苓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C2-2-1
建立跨媒體新聞學之分析架構
陳雅惠
輔仁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
否
有
C2-2-2
如何教傳播科系大學生寫論文?——來自「學術規範與論文寫作」課堂的行動研究
王彥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C2-2-3
文本內的感官延伸——以虛擬實境作為提升高中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輔助媒介
李彤 賴怡如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C2-4-1
什麼是遊戲化(ludification)?從媒介化與傳播形定找答案
賴麒全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C2-4-2
行動即時通訊運用於企業組織內部溝通的研究-航空公司個案分析
關宜倩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C2-4-3
由SSNIP檢測來看我國視訊服務市場界定
王怡惠 白卿芬
台灣經濟研究院
研究四所
否
有
D1-1-1
對話之外:從巴赫汀晚年「外部性」的觀點新義看理解的(不)可能性
王孝勇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否
D1-1-2
東南亞籍勞工在臺灣的再現政治(1989~2018年)
張春炎 陳鴻嘉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否
有
D1-1-3
以使用與滿足及文化接近性觀點探討中國大陸古裝歷史劇的跨國收視 ——以馬來西亞華裔年輕觀眾為例
王楨瑩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D1-3-1
數位新聞平台的科技與新聞如何影響讀者參與
蘇 蘅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否
D1-3-2
OTT影音時代收視率量測發展 愛奇藝之案例分析
邱慧仙 蔡念中
佛光大學
傳播學系
否
有
D1-3-3
智慧型手機上的事實性資訊吸收:人口指標、使用時間與線上媒體平台
卓牧融 丹尼爾・穆斯
A Study of Factual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emographics, Time of Use, and Online Media Platforms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是
有
D1-4-1
美劇迷群的源起、凝聚與維繫:西方視域與中國語境
郭慧玲
贛南師範大學
贛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否
D1-4-2
技術賦權和話語困境: 對中國大陸交互式紀錄片發展現狀的反思與批評
李智 鄧葦
中国传媒大学
电视学院
否
D1-4-3
中國字幕組的參與式實踐流通-以某冷門電影字幕組為例
林玉鵬
英國諾丁漢大學
電視與電影研究
是
有
D1-5-1
虛擬實境(VR)應用於火場逃生教學之研究——沉浸感與情境學習理論觀點
袁千雅 邢長玲 蘇煒翔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D1-5-2
身在其中的音樂情境:以能供性理論探討360度虛擬實境技術結合音樂錄影帶之享樂感
張家欣 蔡佳伶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D2-1-1
媒介化理論在經驗研究中的方法反思
唐樂水
南京曉莊學院
南京曉莊學院
否
D2-1-2
媒介化的社區:台灣社區報發展的回顧與理論意涵
黃順星
世新大學
Huang Shun-Shing
否
D2-1-3
從區位理論分析Facebook、Instagram作為使用需求上之競爭情況
程于晏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D2-2-1
YouTube氣候變遷災害影音文本之敘事分析:2009-2017
李美華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否
有
D2-2-2
中國網路女主播的敘事分析研究--以鬥魚TV中之「鬥魚五美」
黃文璐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D2-2-3
央視春晚小品中的「台灣形象」
周瑄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D2-4-1
抖音APP中廣告類型、使用者內容與廣告一致性的廣告效果研究
鍾守沂 張儀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是
有
D2-4-2
台灣獨立樂團Facebook粉絲專頁樂迷的擬社會互動、忠誠行為與自我認同
劉庭瑜 黃惠萍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E1-1-1
網路政治態度對網路溝通行為及政治公民參與之研究
黃啟鈞 張菀倫
國防大學
是
有
E1-1-2
差異接收效果:選情膠著從社交媒體中找回中間選民
林庭華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是
E1-1-3
2018市長候選人FB粉專貼文特色之社群效應 ──以北柯P南菜販為例
黃雅文 吳冠穎 梁皖茵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有
E1-3-1
被捲入的「新聞場域」:「今日頭條」與算法時代的中國新聞業
李拓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新聞研究所
是
有
E1-3-2
非洲豬瘟事件中的網路新聞與社群媒體國族意識再現
楊鎵民 蔡依霖 柯籙晏
是
有
E1-3-3
新聞如何煽動民眾的話題與情緒 —以年金改革為例進行語意網絡輿情分析
楊喬文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E1-4-1
從知識到滋事:YouTube創作者社群關係與品牌(被)定位
劉慧雯 蔡璞玥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否
有
E1-4-2
從媒介化觀點初探中國的偶像養成文化——以女子偶像團體SNH48的粉絲應援為例
單蔓婷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E1-4-3
社群媒體標題策略與發佈主體對點閱量的影響
孫宇婷 許詩嫻
國立臺灣大學
生傳系
否
E1-5-1
文化戰爭下論述的道德向度語藝分析-以「幸福盟」倡議反同婚為例
曹開明 劉大華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新聞系
否
有
E1-5-2
網路輿論探勘:方法回顧與展望
李佳昇 陶振超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E2-1-1
公視台語台之立法審議分析
丘忠融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否
有
E2-1-2
用嘴能打贏選戰嗎 : 論口號感知對候選人支持度的影響
謝沛旻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E2-2-1
公共服務媒體的建構與挑戰 : 以日本、美國公視的組織變革為例
胡元輝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否
有
E2-2-2
媒介化世界與跨/串媒介敘事想像
曹琬凌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系
否
有
E2-2-3
拒絕伸手牌:從資訊公共財與社會認知理論看Facebook日本旅遊社團的資訊分享行為
陳慶峯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F1-1-1
你被限時動態綁架了嗎? Instagram限時動態使用動機與行為研究
林容伊 陳晨 游善芸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有
F1-1-2
從運動英雄到運動明星:在社群媒體下的自我展演
陳瑜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F1-1-3
無法抗「劇」的廣告:網路戲劇的廣告情境關聯性對廣告效果與持續觀看意圖之影響
李藝丹 余夢甜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F1-3-1
誰說不能藉由自拍照建立友誼? 探討Instagram自拍照與人際關係和形象整飭之關聯性
林宗逸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F1-3-2
稀釋的異質性:「網絡公共領域」的異質性考察
盧安邦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
否
有
F1-3-3
國軍官兵使用手機遊戲程度、滿意度及工作敬業心關係之研究 -以正向體驗為中介變項
鍾詠昕
國防大學
新聞系
是
有
F1-4-1
住宅廣告的符號意義與身份建構
羅慧 陳龍燕
廈門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否
F1-4-2
修了更自信?探討修圖創造理想自我印象對社交焦慮之影響
邢長玲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是
有
F1-4-3
人格特質於Instagram的自我呈現策略及圖像社交研究
梁皖茵 吳岳庭 林容伊 楊采翎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F1-5-1
帝國的政治實踐與媒介想像:日治時期台灣的煙火文化
黃從嚴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是
有
F1-5-2
客家流行音樂中小型現場演唱會之閱聽人研究
胡祺梓 吳翠松
國立聯合大學
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是
有
F1-5-3
傳播研究中的客家文化與客家人
黃芷晴 羅文宜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是
有
Copyright © 2019 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華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會址: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聯絡地址:11258 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二段70號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
e-maill:
ccs.official@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