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疫持續蔓延全球,台灣社會也在 2021 年經歷了半封城的三級警戒。疫情影響下,過去視為必然的實體接觸與線下傳播不再理所當然;人們逐漸熟悉遠距參與及線上傳播,媒體也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條件。從微觀層面來說,傳播做為一個意義多向溝通的動態過程,大量挪移到線上後,究竟是會產生意義交換上的鴻溝?抑或能給予人們等同於面對面互動的信心而溝通無礙?從鉅觀層面來看,後疫情時代的媒體不僅承載了溝通的管道,更是維繫社會運作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數位媒體重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人類各個層面的生活,傳播對社會與人類的意義究竟產生了怎樣的轉變?凡此種種提問,都是因應當代科技發展與社會劇變下,值得傳播研究進一步探究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