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2009
政大廣電系 2009電子媒介新世代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政大廣電系承續傳統,開創未來,在2009電子媒介新世代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聚焦於下世代網路科技(Next Generation Networking)時代來臨,下世代媒介(Next Generation Media)呼之欲出,網路與電信平台界線更為模糊,頻寬與近用情境限制大量減少,數位行動內容的創意與創作,與傳統及目前定義的匯流科技的異同,如何激盪出新的創意與內容形式?而因應數位行動科技的產業管理與傳播政策,又需要預視哪些問題?數位行動科技又如何改變知識傳佈方式與學習方式?傳播教育是否需要新的面向,又產生了或可能帶來哪些社會影響?本次的開幕論壇將邀請產官學界與內容製作者共同討論。

本次的會議論文主題,則扣連新科技對法規、政策的影響,內容部分則有新科技如何影響製作流程的討論,在社會影響方面,也對世代間的新科技使用,與Prosumer文化皆有觸及,論文內容多元,總共有五場次論文報告。

而在第二天議程,考量八八風災對台灣造成的慘重傷害,政大師生感同身受,政大傳播學院與廣電系重視媒體報導對防救災的影響至大,以及關切第一線記者採訪災難時的身心狀態,特別邀請The Dart Center AUSTRALASIA達德基金會澳亞中心主任Catherine McMahon來台,分享此類災難新聞的處理方式與記者創傷的預防與舒緩。切合此次風災所面臨的問題,也將在閉幕論壇中,與台灣的防救災專家、記者、部落客與新聞部主管共同討論,幫助傳播媒體、傳播新科技與傳播人在災難中扮演正面角色。

達德基金會為一非營利機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設置新聞與創傷中心(The 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簡稱達德中心(The Dart Center),中文譯為「達德」,有其撫慰人心與崇尚倫理的意涵,達德基金會在全球設立各區辦公室,澳亞中心就是具體協助澳洲與亞洲的記者,提供新聞工作者採訪災難新聞時所需資源,例如面對受害者與家屬時的採訪技巧,以及如何調適自身心理狀況的諮詢…等等,澳亞中心辦公室設於澳洲墨爾本。
此外,達德基金會的新聞與創傷中心在推動採訪創傷新聞的記者專業訓練不遺餘力外,亦設立了達德新聞獎 (Dart Award),鼓勵新聞界對創傷新聞專業的重視。 講者Catherine McMahon目前擔任澳亞中心主任,對於「創傷與新聞」的議題十分關切,相關經歷已超過二十年;亦領有專業心理師的執照,對災後記者的心理調解與重建十分有研究。此次專題演講,Managing Director McMahon將針對三方面進行分享:

一、認識創傷對新聞專業的重要性

二、如何避免對受難者家屬的二次傷害、如何反映新聞現場,才能兼具準確性與適切性,並喚起社會大眾的回應

三、 記者的創傷處理

Managing Director McMahon輔以近日的澳洲森林大火,以及南亞海嘯、汶川大地震等豐富的經驗,建議莫拉克颱風報導期間,台灣的媒介與記者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希望透過如此的經驗交流,對風災的報導方向作透徹的檢討。

台灣過去接連遭逢地震、颱風、空難…等重大災害,新聞報導內容卻因媒體惡性競爭而有失其專業形象,對於記者災後的關懷亦有所不足。近日八八風災的衝擊,使得這塊領域急需得到更深一層的開發認識,本研討會便以認識與意識「創傷」對新聞專業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Trauma Awareness for the News Media Profession)專題演講,與閉幕論壇從莫拉克風災談傳播媒體、傳播新科技與傳播人在災難中的角色(Learning from Morakot Typhoon, what roles could 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persons play during disasters?)為主軸,期能導正災難新聞走向,並健全台灣媒體環境與勞動條件。

時間:9月25日(星期五)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議程請見下面表格)






















































時間 上午議程
09:30~10:00 報到
10:00~10:15 開幕式

主持:盧非易 副院長

來賓致詞:吳思華 校長
其他來賓
10:15~12:15 開幕論壇
Opening Panel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專題論壇
主題: NGN 時代下的內容形式、產業模式及對傳播教育的影響
主持人:盧非易(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
與談人:(依筆畫順序排列)
1.NCC專門委員 紀效正
2.資策會 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詹文男
3.部落客 劉威麟 Mr.6
4.大同電信總經理 嚴福心
5.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關尚仁

議題:
NGN 時代的特色、願景與挑戰。
NGN 時代下產業模式的趨勢。
NGN 時代下內容產製的趨勢。
NGN時代的新科技與新趨勢如何影響傳播教育、期望與建言。
NGN時代的新科技與新趨勢如何與傳播教育結合,及可能合作的方向。
12:15~13:30 Lunch 午餐\時間
時間 下午議程場次一場次二
13:30~15:30 Session I 1.新科技與世代
地點:10樓會議室
主持人/評論人:吳翠珍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社交網站使用維度與青少年公民參與之關係初探:以中國大陸南部大學生為例【論文提報人:張昕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 】

論文二:親子溝通與網路使用之相關研究【論文提報人:沈孟燕、孫式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三:「話」出新關係:行動社會中的「銀」世代【論文提報人:王品昇(南華大學傳播所)】
2. 訊息製作流程
地點:11樓研習教室
主持人/評論人:蔡琰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我很瞭解這件事”:條件因素與架構效應之間的一個重要仲介變數—以2008年西藏議題為例【論文提報人:徐暉明(中國廣東省廣州大學)】

論文二:機械複製時代的反動—手創藝術家【論文提報人:吳怡潔(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論文三:「叛逆與服從」-饒舌歌手的抗拒宰制與自我矛盾【論文提報人:蔡致仁(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15:30~16:00 Tea Break 茶 敘
16:00~18:00 Session II 3. 新科技與法規政策
地點:10樓會議室
主持人/評論人:關尚仁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電信網路分割之可行性研究-借鏡英國經驗【論文提報人:倪大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論文二:數位匯流時代網際網路服務業者的政策與法規管理-以台灣與馬來西亞為例【論文提報人:黃燕蘭(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論文三:數位時代的電信普及服務政策:台灣與美國的比較分析【論文提報人:吳品彥(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4. Prosumer
地點:11樓研習教室
主持人/評論人:侯志欽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追隨、盜獵、原創:以字幕組活動為例【論文提報人:吳姿嫻(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二:網路社群口碑傳播行為研究--以mobile01網站「開箱文」為例【論文提報人:陳仲豪(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三:部落格串聯貼紙使用意向探討—以「我不要三聚氰胺Melamine Free」貼紙為例【論文提報人: 潘善新(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時間:9月2 6日(星期六)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議程請見下面表格)



































時間 議程
09:30~10:00 報到
10:00~12:00 Session III
5. 新科技平台與內容
地點:10樓會議室
主持人/評論人:黃葳威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數位傳播平台頻道必載需要性之初步探討-中華電信MOD為例【論文提報人:陳光毅、邱健倫(銘傳大學數位資訊傳播學系)】

論文二:由數位電視到行動電視-以瑞士手持數位電視(DVB-H)發展策略為例【論文提報人:侯志欽(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三:行動內容製作原則的實驗:以影音新聞為例【論文提報人:許\瓊文(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12:00~13:30 Lunch 午餐\時間
13:30~15:00 專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The Importance of Trauma Awareness for the News Media Profession
講題:認識與意識「創傷」對新聞專業的重要性

Managing Director
Dart Centre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 – Australasia
Catherine McMahon
講者 達德基金會 澳亞中心主任
15:00~15:30 Tea Break 茶 敘
15:30~17:30 閉幕論壇
Closing panel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專題論壇
主題: 從莫拉克風災談傳播媒體、傳播新科技與傳播人在災難中的角色

主持人:郭力昕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
與談人:(依筆畫順序排列)
1. 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 資訊組委員 (現任台灣省諮議會 秘書長)李雪津
Commissioner, Nation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Commission, Executive Yuan Cher-Jean Lee
2. 達德基金會 新聞與創傷澳亞洲中心主任 Cait McMahon
3. 公共電視公視新聞部經理 何國華先生
Manager, News Department,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Kuo-Hwa Ho
4. 部落客 鄭國威(龜趣來嘻)
5. 災區採訪記者 羅友志

議題:

莫拉克風災主流媒體與非主流媒體的總體表現。
記者只會妨礙救災嗎?還是可以進一步協助救災?
政府防救災工作與媒體是衝突還是互惠,如何合作?
部落客與傳播新科技如何協助防救災?
國外的經驗可否做為台灣的借鏡?

Topic: “Learning from Morakot Typhoon, what roles could 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persons play during disasters?”
Moderator: Department Chair Li-Hsin Kuo

Panelists:
1. Commissioner, Nation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Commission, Executive Yuan Cher-Jean Lee
2. Managing Director, Dart Centre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 – Australasia Catherine McMahon
3. Manager, News Department,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Kuo-Hwa Ho
4. Blogger Kuo-Wai Cheng
5. On-Spot journalist Yu-Chih Lo

Issues:

What are the performances of main-stream media and non-main-stream media in Morakot Typhoon?
On-spot journalists’ work could only be obstacles or facilitators instead?
Is there any conflict betwee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nd news gathering? Could it be a win-win play?
How bloggers and new technology help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aboard for Taiwan.




報名方式:請填寫以下報名表,並於9月23日17:00以前,寄至政大廣電系信箱 rtv@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