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會論文 -從新聞產製「階層模式」再探自律困境與機會
篇名
從新聞產製「階層模式」再探自律困境與機會
作者
許\文宜
中文摘要
2007年,在接連爆發TVBS「周政保黑道嗆聲影帶」與三立新聞台「二二八走過一甲子」報導等「自律失靈」案件之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提出「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針對通訊傳播內容管理,試圖達成引導媒體自律及公民參與監督等政策目標,然而,良法美意對電視台「內控失靈」的新聞編審流程及倫理道德規範,在實務上有其「能」與「不能」,媒體自律「第一道防線」仍為三道防線相互作用的關鍵。

過去以「規範性理論」探討自律議題,大多針對媒體角色功\能「應然」進行討論,然而,近年來,國內不少針對電視媒介內容所進行的研究均證實台灣媒體市場存在「商業新聞產製模式」,且有研究指出,「社會責任論」等專業規範與壟斷媒體市場「相輔相成」,或許\,在市場競爭機制的現實中考察媒體產製實務,檢視媒體落實自律的矛盾、衝突與困難,可望「務實」再思考自律改革機會。

本研究以影響新聞內容產製的五階層模式(Hierarchical model)為分析框架,考察有線電視新聞台編採製播等流程並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新聞內容產製的五個階層,由內而外,均存在與自律相衝突的「先天」困境:在「個人特質階層」(Individual level),由於個人政治傾向、教育及專業資歷、背景,甚至個人主觀意識等因素影響,唯有寄望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與反省方得改善,此為落實自律的核心,本研究也略見資深工作者有所反思與改革作為。惟在大量、即時新聞的時間壓力與繁複的後製作業下,尤其獨家新聞往往跳過「常態式」處理程序,再加上,各台「守門人」的角色份量以及決策者「濾網」偏向、收視率考量,甚至文字與攝影記者的「自主權」落差等,都會影響「媒體流程(常規)」(Media routines level)把關的落實,凡此,都不是政府規範所能及的場域,所幸,已有電視台試圖改革加強編審內控機制,但由於初期引發怨聲及挑戰,還需要時間克服。至於「媒介組織階層」(Organization level),由於新聞部門內採、編「前、後端」的差異考量,甚至,有些電視台出現編審與製作人角色衝突的問題,很難在編審內控與維持收視的作為上取得平衡,這其中還包括「媒體外在階層」(Extra media level)來自消息來源、廣告主、政府,以及「意識型態階層」交互作用的影響。歸根結底,倘若新聞工作者得以「內化自律」為習慣,則與媒體生態大環境彼此建立良性制衡的互動,便值得期待。
中文關鍵詞
發表日期
2008.07.05
授權狀況
未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