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會論文 -臺灣 Facebook 自我再現之初探性研究:一個集體主義文化價值下的觀點
篇名
臺灣 Facebook 自我再現之初探性研究:一個集體主義文化價值下的觀點
作者
宋承達
中文摘要

 透過研究者的文獻探討發現,針對線上人際互動的相關傳播研究大多聚焦於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檢視社群網站中的高度複雜性的人際網絡對使用者的自我認同、自我展演研究。然而,不同文化的差異是否會有不同方式來處理社群網站裡高度複雜性的人際網絡之相關研究卻鮮少關注 (Wilson, Gosling, and Graham, 2012)。舉例來說,跨文化研究領域中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觀點常用來區隔東方與西方文化脈絡下所造成的日常生活個體行為在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此觀點主張集體文化脈絡下,人民較有團體的概念,且較在意他者的觀感,因此在人際互動中會針對不同的情境而改變自我;而個人主義文化脈絡下的人民較無團體隸屬感,且著重自我與自尊,因此在人際互動中的表現較一致 ( Hestede, 2001; Triandis, 1997 )。然而,傳統面對面人際互動方式的跨文化差異是否會體現於在線上人際互動卻鮮少關注。因此,本研究以臺灣的 Facebook 線上人際互動為研究場域,以在地 ( localised ) 文化─集體主義角度來詮釋網路自我再現是如何體現於全球化 ( globalised ) 的社群網站中。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問各 10 位重度 Facebook 使用者與輕度 Facebook 使用者 (以發佈量的多與少為定義),以主題分析(thematic analysis)的方式來建構臺灣人Facebook 自我再現的方式。

 研究發現為以下五點:

(1) Facabook 發佈量並不一定代表 Facebook 的涉入程度;換句話說,發佈量少的使用者,並不代表該類使用者為低涉入 Facebook 使用者。

(2) 內團體中所形塑出的共同價值(sharing value)會強化Facebook人際互動的社會比較行為。

(3) 他者的評價依然是影響臺灣人在 Facebook 的自我再現。

(4) 異步性的網路特質,使 Facebook 自我再現打破了 Golfman 劇場理論中前台與後台的界線。

(5) 即使 Facebook 為一「未知觀眾」(unknown audiences)的人際互動場域,但本研究發現集體主義者依然會針對不同主題的發文,設定不同的潛在

Facebook 觀眾為參考團體而在 Facebook 自我再現,本研究定義此觀眾為想像觀眾 (imagined audiences)

 最後,本研究提出「Facebook 中的權力關係」以及「自尊與共同價值影之模糊關係」來反思此研究未來發展之可能性。

中文關鍵詞
發表日期
2014/06/26
授權狀況
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