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年會論文 -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
篇名
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
作者
張玉佩
中文摘要
本文論述的重點在於連結認同與隱喻之間的關係﹐指出當於認同問題遇到隱喻時﹐深層抽象的身分認同可以藉由實際經驗熟知的隱喻或創造較貼近日常生活的隱喻而加以落實﹐使得人們可以超越彼此的年齡、性別、階級、職業或理念等特質差別﹐而形成相互一體的認同感。一般對於語言與認同的研究﹐多半都曾提出語言可使各自獨立的個體得以溝通、進而形成共享的態度與觀念,連成一體,形成彼此的認同;而本文則是進一步藉由分析1998年6月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發表「新三不政策」在台灣掀起的認同爭論風波﹐指出語言活動中的隱喻在集體認同的形成過程當中﹐扮演起提供想像、跨越彼此障礙的重要工具。

經過檢視之後﹐我們可以經隱喻在認同塑造中的運行機制﹐歸納成為下列四點:第一﹐隱喻得以使我們藉由具體、世俗的經驗來瞭解複雜未知的狀況﹐也就是說﹐隱喻具有命名的作用。當人們在面臨紛亂、無所適從的環境時,建構秩序與產製意義的最簡單方法,便是運用過去舊有、熟悉的隱喻概念或結構,來瞭解新的事物,區分敵我,建立關係;一旦人們接受主體與載具的連結,也就同意將載具的運作邏輯與行動方向,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採取同樣的態度與行動方針。因而,隱喻也成為認同建構的重要語言機制之一。第二﹐主體與載具的連結﹐並不是存在著理性邏輯推演的過程﹐但是因載具所附加的相關態度、價值觀或行為﹐卻會不自覺地跟隨著載具連結到主體的身上。第三﹐不同的意識形態﹐會產製出不同的隱喻;相對的﹐不同意涵的隱喻不僅是透露出不同的意識形態﹐並且是更進一步地建構某些意識形態。第四﹐在認同的塑造過程中﹐隱喻的運用同時也就決定我族的位置﹐尤其是在敘事結構完整的隱喻系統中﹐我族與他者的關係化身為載具故事中的角色﹐以「移情別戀」與「惡漢搶親」的隱喻為例﹐善良無辜的主角自然成為我族的代表﹐而惡漢與老鴇等惡棍也成為他者的化身﹐原本複雜的社會關係因此而簡化為善惡分明的故事結構。

由此,我們再一次地看到語言發揮建構真實的作用,我們對於自身所處位置的瞭解,必須透過語言來進行;台灣人不一定瞭解台灣人的本質,須藉由這些報導的話語來進一步瞭解。尤其是集體認同的層次,所謂的「我族」的內涵(台灣人的特質)過於抽象,需要藉由語言來加以定泊,隱喻於此便是使用具體熟悉的經驗概念來詮釋,凸顯我族的共通特徵﹐區別與他者的差異﹐並帶來相關的態度與價值觀。
中文關鍵詞
隱喻,認同,語言
發表日期
1999.06.29
授權狀況
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