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會論文

編號/篇名 作者 學校/系所 學生論文 全文
1-1B-1
當「珍」就好:《珍的故事》的變性敘事及其性╱別意識之批判語藝分析
王孝勇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1-1B-2
擁抱酷兒:跨性別代言人在廣告中對產品認同感的影響
張淯淨 國防大學
聞學系
1-1B-3
特殊而去識別?疫情下的「特殊交友圈」言說分析
方念萱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新聞學系
1-1B-4
指控文化之生成、批判及其行動策略—— 以撒古流・巴瓦瓦隆性侵事件為例
黃彥瑄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1C-1
即時通訊中的互動迴避策略初探—以LINE為例
江惠翎、廖又弘、鍾宜蓁、田詠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C-2
錯頻怎麼辦?探究通訊軟體LINE的人際衝突情境下收回訊息行為與關係強度對閱聽人負面情緒及關係滿足的影響
林韋宏、林佳蓉、曾湘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C-3
身份、角色與責任的力量:從即時通訊軟體的濫用對組織成員的情緒勞務、壓力感知及行為傾向
江知萱 國防大學
新聞系
1-1C-4
「摯」力大考驗:探討Instagram摯友功能對給予社會支持與促進對方採用之互惠效果
關永鎮、曾湘洳、林韋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D-1
以社群媒體訊息溝通策略以及正負面留言探討企業CSR溝通對公眾認知的影響
楊意菁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1-1D-2
疫情下的爭議訊息與平台治理:以臺灣為例
陳雅琪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1-1D-3
探討訂閱偶像訊息為粉絲與偶像間帶來的擬社會互動變化:以Bubble為例
許馥嘉、蕭之晴、許文欣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D-4
談心好,還是互動好?以擬社會互動探究在不同涉入度情境中的podcast吸引力來源
陳玥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1E-1
後疫情時代Covid-19疫苗風險傳播:CNN、BBC、RTHK的媒介框架與敘事分析
李美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1E-2
媒體框架更迭與消息來源之關係—以聯合報十年間報導瘦肉精議題為例
李昀霈、張承閎、簡玉晴、陳芯誼、許詩嫺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1-1E-3
黨媒姓黨?疫情下《人民日報》的框架化分析
許弘諺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1E-4
台灣數位身分證實施爭議: 以社會科技系統論分析智慧治理
林翠絹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1F-1
析論傳播教學的另類「上課」模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課程研究取向與實例示範
臧國仁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1F-2
建構高中生媒體素養核心能力指標之研究
陳炳宏、吳宜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1F-3
高中生對媒體素養之認知及其核心能力之初探
陳炳宏、盧彥儒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1F-4
媒體素養教什麼?國教媒體素養教材內容之研究
陳炳宏、張宇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2B-1
論網路時代下的自我認知衝擊:府城老年男同志運用資訊通訊科技尋求性相認同之生命敘事
侯政男 義守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1-2B-2
Stand by me:以人類品牌理論探討同志YouTuber的依戀轉移
林華恩、林韋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C-1
食材作為虛實溝通媒介:閱聽人跨媒介轉化「文學美食書寫」為迷因二創歷程初探
賴玉釵 銘傳大學
新聞學系
1-2C-2
理所當然的外食主義:從柑仔店到便利商店的Ready Meal看地景與個人飲食習慣的轉變
陳瑜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2C-3
台灣超商微波鮮食:從邊緣到C位的成長之路
柯博晟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2D-1
探討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風險溝通對風險感知與危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果
韓義興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2D-2
自我防疫與群體監督行為:道德基礎、道德勇氣與自我效能的作用
張依萍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2D-3
COVID-19新聞中的抗疫密碼: 恐懼訴求與訊息面向對COVID-19疫苗接種態度的影響
陳鈺奇、廖又弘、臧雨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E-1
你記得的都是真的嗎?網路新聞標題中情緒與誤導訊息對錯誤記憶的影響
林佳蓉、陳鈺奇、徐唯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E-2
國軍相關假新聞對閱聽大眾之第三人效果研究
黃皓群 國防大學
新聞系
1-2E-3
一言不合就出征:以偏見同化理論探討 FB 帶風向之影響
許嫚修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3B-1
公私協力模式作為因應不實訊息之出路?─以歐盟與美國為借鏡
楊儷綺、林永翰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研究企劃組
1-3B-2
從服務中介者到言論守門人: 網路平台的角色轉變與問責
洪貞玲 國立台灣大學
新聞所
1-3B-3
新聞業的好夥伴?Google與Facebook對新聞頁文宣的批判論述分析
林玉鵬、蔡蕙如 國立聯合大學
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1-3C-1
運動選手的國族形象再現:以東奧臺灣與中國選手競爭賽事報導為例
楊鎵民 南華大學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1-3C-2
連儂墻:香港反修例運動中的空間政治與香港主體性的重塑
陳晉楚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3D-1
染血的新聞自由?: 探索菲律賓總統杜特帝主政下記者遭殺害問題
張春炎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東南亞學系
1-3D-2
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生產與數位科技:演算法下人文社會研究者如何自處?
呂貞妮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1-3E-1
〈公開的影像日記 Vlog〉:探討疫情之下的留學生活
孫銘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3E-2
「從戲劇重新認識自己的語言」- 台語戲劇收視行為及語言能力與台語態度建構之關聯性
何昆明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新聞學系研究所
1-3E-3
年輕人看鄉土劇嗎?《天之驕女》之接收分析研究
陳潔于、蔡敏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1B-1
通衢大道與破碎地景: 網路資料中心的政治經濟意涵
唐士哲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2-1B-2
消失中的CPBL TV --以閱聽人商品化視角檢視其經營成效與政治經濟脈絡
許彥輝 政治大學
傳播研究所
2-1B-3
尋找政治論述的合理基點:從漢娜.鄂蘭的「擴展心靈」出發
丘忠融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2-1C-1
看不見更迷人?談數位語音平台Discord的社群互動與認同
李沛瑄、賴宜君 、陳思彤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1C-2
認同不僅要分享:初探長輩圖的分享與製作對成功老化之影響
陳思彤、李沛瑄 、賴宜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1C-3
更自信或更焦慮? 從社會比較理論看小帳與情緒反應及努力意願之關係
林希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1D-1
從「播報」到「互動」:社群直播裡電視新聞工作者之轉變
黃采瑛、徐也翔 世新大學、中國文化大學
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資傳系
2-1D-2
事實查核工作者的能力與實踐: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為例
歐宇祥 政治大學
傳播研究所
2-1D-3
社群平台間的游移: 從符擔性角度看記者分化使用之戰術
國立政治大學
碩士在職專班
2-1E-1
購買行為加強媒體消費意圖:以日本動畫歌曲為例
黃郁珊、賴佳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1E-2
虛擬角色也可以「抖內」?以可愛認知評價探討虛擬主播(VTuber)直播中的打賞行為意圖
蔡征軒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1E-3
別人推你就買?以Instagram的內容行銷看契合度和品牌態度對購買意圖的影響
莊明華、蔡敏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2B-1
社群媒體語用研究新方向:功能詞角度的探索
劉慧雯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2-2B-2
以文字探勘技術分析品牌競爭優勢--以美國餐飲外送平台為例
張艾喆、李胤綺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2-2B-3
聊天機器人對消費者購物體驗之影響—以台灣蝦皮超市為例
駱柯言、張德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英語教學系
2-2C-1
影片訴求與涉入程度調節對宣導效果的影響—以陸軍反詐騙宣導影集為例
邱昱錡 國防大學
新聞學系碩士班
2-2C-2
國軍形象廣告訴求對政戰學院軍校生組織認同強化程度之影響:以涉入感作為調節變項
高玉霖 國防大學
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
2-2C-3
Youtuber扭轉選情?以心理抗拒理論檢視政治幽默的說服效果
蔡采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2-2D-1
影響虛擬實境運動遊戲之行為意圖探討: 以 Beat Saber 為例
徐唯翃、關永鎮、林華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
2-2D-2
LARP玩家遊戲表現、敘事傳輸、暫時擴張自我界限對享樂感的影響
陳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2E-1
電視新聞攝影的知識與技能:展延的心智觀
文楷誠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2-2E-2
紀錄片的科技與倫理敘事分析:以《基因解密》(Human Nature)為例
徐誦陽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2-2E-3
新聞組織如何產製感測器報導?行動者網路視角下的媒介創新
李怡志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